![]()
在医院儿科,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哭闹声交织,这里是充满希望的地方,却也是病菌可能“潜伏”的场所。5月5日,第17个世界手卫生日以“合理使用手套,关键永远是手卫生”为主题,为儿科的健康防护指明了方向。患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,抵抗力较弱,就像温室里娇嫩的花朵,需要格外呵护。普通感冒、流感、手足口病、腹泻等常见疾病,可以通过未清洁的双手传播。医院环境中的病菌种类繁多,医护人员、家长的双手都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。手卫生,就是保护孩子们健康的第一道防线,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,让孩子们在治疗过程中免受额外病痛的折磨。![]()
接触患儿前、后:医护人员在为患儿进行诊疗、护理操作,如测量体温、听诊等前后均需洗手。进行无菌操作前:为患儿静脉穿刺、注射、吸痰等侵入性操作,严格的手卫生是防止病菌侵入体内引发感染的关键。接触患儿血液、体液或其他分泌物后:当接触到患儿的尿液、粪便、痰液、呕吐物等,手上会沾染大量病菌,此时必须立即洗手,防止病菌传播到其他地方。接触患儿周围环境后:医护人员和家长在接触病房里的玩具、床栏、桌椅等物品表面后,要及时洗手,避免病菌通过手传播给患儿。洗手时,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,按照七步洗手法的步骤,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。流动水冲洗双手后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。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:穿脱手套前后,用肥皂+流动水洗手。选择合适的手套:根据不同的操作和需求,选择合适材质、尺寸的手套,确保手套贴合手部,勿使用损坏或有明显污垢的手套。正确佩戴和摘除手套:佩戴手套时要避免手套外面接触到自己的皮肤,摘除手套时要注意不要让手套外面的病菌沾染到自己的手,摘除后立即洗手。不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:一次性手套使用后应及时丢弃。健康无小事,双手护安康,从每一次洗手、每一次正确使用手套做起,让我们的手拒绝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,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“手”护健康的使命,共建安全、优质的医疗环境。忠县人民医院儿科/新生儿科是我县首批临床重点专科,是全县危重新生儿、儿童救治中心,重庆市儿科联盟会员单位、重庆市危重新生儿联盟单位。承担全县及周边区县儿童/新生儿疑难、危重患者会诊、转诊、救治任务。分设普儿、新生儿病房,儿童保健门诊、预防接种门诊。年门诊量4.5万余人次,住院4950余人次。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、三峡妇女儿童医院建立长期技术指导合作关系。承接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地班儿科学教学,承担进修生、规培生、实习生培训工作。科内配备各种先进设施设备,科内开展有创/无创机械通气、新生儿亚低温治疗、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、小儿肺功能(常规通气、潮气肺功能、激发/舒张试验)、呼出气一氧化氮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畸变耳声听力、视力、超声骨密度、变应原、碳13幽门螺旋杆菌等检查。开展儿童生长发育、神经心理行为发育、营养评测,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及矮小症、性早熟诊治。将小儿药浴、小儿推拿、放血疗法、中药贴敷、炙疗等特色中医适宜技术运用于儿科疾病。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