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夏换季 食品安全避坑指南→
正值春夏交替时节,气温逐渐攀升,食物容易腐败变质,食品安全隐患增多。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,都需格外警惕食品安全问题。重庆市疾控中心为您送上一份食品安全“防坑”指南,助您吃得安心、生活舒心。
消费者采购食品时应选择证照齐全、诚信规范的超市、农贸市场等场所,选购新鲜食物,不采购或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,不吃腐烂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。
购买和食用包装食品时,应选购包装袋完好无损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重要食品信息齐全、清晰、有效的预包装食品。
生熟食物要分开保存和加工,避免交叉污染;加工食物的厨具、容器也要生熟分开,用后要分别清洗干净。
烹调要煮熟、烧透,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℃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;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,重复加热剩菜剩饭,最好不要超过一次。
需要冷藏冷冻的食品及剩菜剩饭,应尽快放入冰箱分类保存,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,发现酸臭、霉变的,必须废弃,不得食用。
外出就餐和网络订餐选择资质齐全、食品安全评级较高的餐饮服务单位。不去卫生状况差、未取得食品经营资质的餐饮服务单位或路边摊点就餐。注意网络送餐时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,不食用雨水浸泡、污渍沾染过的食品。
目前还没有简单易行准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,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和经验并不可靠,因此,避免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是不采、不买、不吃野生蘑菇。
要谨慎采食野菜,购买野菜应在正规市场、超市选购,选择本地种植、具有多年食用历史的野菜,慎重购买少见的品种。采摘野菜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区域(如污水排放地、公路、垃圾填埋场等),避免采摘不熟识的品种。
要做吃动平衡,合理搭配,避免暴饮暴食。主要体现在饮食多样化,谷类为主,多摄入蔬菜水果、奶类和豆类,尽量多吃深色蔬菜。适量食用鱼肉蛋奶,确保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。少油盐糖,控糖限酒,清淡饮食,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。倡导使用公筷公勺,杜绝浪费。
紧急处理
若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,应立即停止进食,尽量保留可疑食物样本, 拨打120 或前往最近医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