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科普】药品储存,你做对了吗?
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,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,再加上生活方式不规律等因素导致身体健康问题日益突出。那么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增强,在这种情况下,家庭药品成为必备品。正确的药品储存是确保药品安全、有效的前提。不恰当的储存条件可能导致药品失效、变质,甚至产生有害物质,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。
一、基本原则:环境决定药品寿命
1.温度
常温保存:10℃~30℃是大多数药品的储存温度(如感冒药、降压药)。
阴凉处:≤20℃,部分药品需避热(如益生菌、某些抗生素)。
冷藏:2℃~8℃,如胰岛素、部分滴眼液、生物制剂(未开封前)。
注意:冷藏≠冷冻!冷冻会破坏药物结构而导致药物失效,千万不要把药物放入冷冻室。
2.避光防潮
阳光直射会加速药物分解(如维生素C、硝酸甘油)。
潮湿环境易致药片受潮、糖衣粘连(如中药丸、泡腾片)。
建议:用密封盒+干燥剂储存,远离浴室、厨房、阳台等阳光照射和潮湿的地方。
二、分开存放:避免误服风险
1.分区明确
内服vs外用:外用药(如碘伏、药膏)与内服药分开放置,避免混淆。
药品vs非药品:如药品(带有国药准字)和保健品不能放置一起。
成人vs儿童:儿童药单独存放,贴醒目标签。
处方药vs非处方药:处方药是医生开单子方可购买药物,非处方药是患者可自行够买,无需医生开单子,非处方药相对安全。
急救药:如硝酸甘油、哮喘喷雾,放在易取位置(但需儿童无法触及)。
2.高危药品特殊管理
安眠药、镇痛药等需加锁保存,防止误服或滥用。
三、包装处理:保留关键信息
1.原包装存放
保留药品说明书、有效期标签,避免信息丢失。
药片勿长期暴露在分装药盒中(易受潮或混淆)。
2.儿童安全包装
使用儿童安全瓶盖,避免孩子自行打开。
液体药物(如退烧药)使用后立即拧紧,防止挥发或污染。
四、定期整理:拒绝过期药
1. 3~6个月检查一次
清理过期、变色、结块、异味或包装破损的药品。
注意开封后有效期:
眼药水:开封后1个月内使用;
胰岛素:开封后常温保存,4周内用完。
2.正确处理过期药
不要随意丢弃或冲入马桶!
送至药店回收点或社区有害垃圾箱。
五、特殊药品储存要点
六、儿童用药安全贴士
存放位置:高处或加锁抽屉,避免孩子攀爬拿到。
剂量工具:使用专用量杯、滴管,勿用普通勺子。
教育警示:明确告诉孩子“药品不是糖果”。
七、家庭药箱配置建议
基础配置:退烧药、抗过敏药、创可贴、消毒剂、体温计。
按需补充:慢性病患者常备药(如降压药、降糖药、调脂药)。
工具辅助:药品分装盒(短期使用)、急救卡(记录过敏史、紧急联系人)。
八、注意事项
1.避免囤积大量药品,按需购买。
2.中药与西药分开存放(储存条件可能不同)。
3.用药前检查性状,如药片松散、胶囊软化、药液浑浊,立即停用。
遵循药品说明书的储存要求去正确储存药品,不仅能延长有效期,更能确保用药安全,发挥药品的最佳疗效。定期整理、科学管理,让家庭药品成为健康的守护者!